(资料图)
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左振华
7月4日,攸县桃水镇大周家庭农场,满山满坡都是果树,青皮梨饱满圆润,将枝条压得很低,光看着就令人欢喜。
远道而来的廖女士冲进果园,摘下一枚果子,也不擦就咬下一口。“皮薄肉甜,是我吃过最甜的梨子!”她向同伴展示手里的梨子,果肉雪白,汁水丰富。大家喉结上下滑动,转身进园采摘。
这片果园有300余亩,主人是38岁的周芹芊。“去年采摘20万斤,今年有25万斤。”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她脸上。
“同样还是这个果园,怎么会增产5万斤?”有人好奇道。
“这里雨水比较少,影响梨子口感和产量。去年我们投资10余万元引进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,浇水、施肥同时进行。梨子结得多,个头也更大,产量自然高。”周芹芊解释。
带客人穿行在果园里,周芹芊也不戴草帽,晒得一脸红黑。很难想象,她曾在浙江工作多年,是个白领丽人。10年前,周芹芊毅然放弃城里的工作,和丈夫回到家乡桃水镇,承包山地种蜜梨。
从垦荒育苗到挂果成林,周芹芊的蜜梨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业品牌。去年,大周家庭农场被评为湖南省家庭农场示范场。
目前在大周家庭农场务工的,主要是周边2个村30余名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农民。周芹芊说,她琢磨将农场打造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基地,带动更多农户增收。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2 亚太卫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